教师公告

  教师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公告

 
关于填报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课计划的通知
 
2018-04-16

 

 

各学院:
       为做好下学期课程、教师、教材安排,保证下学期正常有序地行课,根据学校教学安排,现就各年级各专业下学期课程开设、教师聘请和教材征订等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关于课程开设
       1、各专业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后应保持基本稳定,开课计划应按照制订或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执行。
       2、各专业开课计划核实
       各年级教学计划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规范性,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或学科发展等原因确需要调整的,经所在学院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字后,由教学秘书将重新修订或调整的开课计划报教务审批备案。
       各年级开课计划按附件1的要求报教学建设与改革科苟婷婷老师处审核,核定后由各学院于第十周星期五(5月4日)前录入教务系统;各学院应做好选修、双语等课程的安排工作,各类选课学生人数应不少于50人(外语专业、艺术类专业可适当放宽)。学生选课名单纸质和电子文档(见附件2)应在十二周星期五(5月18日)前确定后报教学运行管理科,联系人:王怀宇,电话:028-61561721。
       根据教育部对专业名称规范化的要求,我校各专业原则上不再分专业方向进行组班教学,若确需设立专业方向的,请在教学计划中以模块选修的方式予以体现。
       3、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2017级本科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Ⅱ、大学英语(层次选修)III、 体育III;
       2017级专科开设:大学英语(层次选修)III、大学语文;
       注:本学期将根据2017级本科学生的CET4级成绩选拔部分学生进入大学英语A班学习,具体事项稍后由外国语学院负责通知。
       2018级本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数学I(计算机、理工类)、经济数学I(经管类专业)、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健康教育(经管、理工类专业开设)、体育I、大学英语(层次选修)I;
       2018级专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层次选修)I、 体育I、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健康教育(经管、理工类专业开设);
       4、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2016级本专科开设:
       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Ⅴ。
       2017级本、专科开设:
       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Ⅲ、经典选读。
       2018级本、专科开设:
       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Ⅰ。
       5、各专业课程安排务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课程安排合理、符合教学规律,排课节次、排课时间符合要求。如应考虑教师、学生每天的课时负担,每个教学班级每天不超过8学时;遵循“先上午、后下午、再晚上”的时序;凡周学时超过三学时的专业课不得安排在同一天或一次性安排(艺术类及实践课程除外),难度较大的课程必须间隔一天,以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第一大节原则上不能排体育课,体育课后不排文化课;每个教学班周一至周五课程安排相对均衡,周四下午不排课。
       6、各学院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应优先选派优秀教师承担省、校两级特色和改革专业的本科教学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障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保证专职教师每周基本工作课时和充分考虑到教师总课时量均衡问题,避免因教师工作量不够或过大带来的问题,尽可能减少对教学质量提高的不利影响。
       二、关于教师资格认定与聘请
       1、各学院在教师聘请时,高级职称教师上课人数比例及课时量比例均不得低于30%。新聘教师须具硕士(已经毕业)及以上学历或讲师(中级)及以上职称,如聘请双师型或技能型教师,应具有行业职业高级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一览表详见附件3)
       2、为确保教师选聘质量,各学院应汇同教务处按照“先认定-后聘请-再排课”的原则对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资格逐一认定、落实,特别是针对新聘教师必须先将教师资质等材料提交到教务处审核,待审批后方能安排教学任务;并于十二周星期五(5月18日)前将各学院开课计划表(含任课教师)纸档盖章后报教务处314备案(见附件5)。
       3、任课教师一学期承担课程不超过3门,新任教课程一学期不超过1门。
       三、关于教材征订
       1、各学院应按照学校《关于规范与加强学生教材建设与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详见附件4)要求确定各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并务必在第十二周星期五(5月18日)前通过教材管理系统进行征订。
       2、两课教材由政治与法律学院负责,计算机类教材由信息技术学院负责,数学类教材由数学与统计学院负责,《大学生健康教育》由体育学院负责,公共英语类教材由外国语学院负责,素质教育课程教材由素质教育课程教研中心负责,各专业其余教材由各学院负责。
       特此通知


附件:附件.zip


                                                                            成都文理学院教务处
                                                                            二〇一七年四月十二日

 

 

 

教学运行管理科:028-61561721(学籍、学历管理)、028-61566023(成绩管理)、028-61561704(日常教学管理)

考试管理科:028-61566023(校内考试管理)、028-61561704(校外考试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科:028-61568645

教学研究与质量监控科:028-61569930

综合管理科:028-61566122

教材建设管理科:028-61566122 Copyright © 2014 - 2019 成都文理学院教务处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部 | 学信网 | 四川教育网 | 学院主页 | 旧版入口

蜀ICP备11012699号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07 15: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