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新闻
教务新闻
4月18日,我校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中期检查暨应用型示范课程开题答辩工作在学校第二会议室举行。校长唐小林,校级教学督导赖先朴,教务处处长张昊以及外校特邀专家西南财经大学余海宗教授,四川师范大学谢元鲁教授、郭荣佐教授担任评审专家,相关学院专业、课程负责人参加答辩工作。
此次参加答辩工作的项目共9项,分别是3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17年立项)以及6个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9年立项)。所有项目均采取现场集中PPT汇报、评审团提问、特邀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答辩工作。各项目组负责人围绕项目完成情况、项目建设成果、示范作用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充分陈述,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汇报,仔细查看了中期进展情况报告(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和项目建设任务书(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并进行了现场提问,特邀专家对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点评,教学督导赖先朴从应用型和示范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希望。
唐小林在答辩工作总结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从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抓好应用型示范专业、课程建设,进而抓好并推动学校应用转型。一是学校层面,要从办学定位与治理结构变革引领应用转型,要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应用转型,要从优化学科布局、专业结构调整、课程改革来落实应用转型,要从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保障应用转型,要从改善师资队伍的数量、质量、结构来促进应用转型,要从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系来延伸应用转型,要从开展应用科研来支持应用转型。二是学院层面,要紧扣联盟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发展战略来抓应用型示范专业、课程建设,要紧扣地方产业发展脉搏来抓应用型示范专业、课程建设,要紧扣学生成长中心来抓应用型示范专业、课程建设,要立足整合、连接联盟资源来抓应用型示范专业、课程建设,要立足产教深度融合来抓应用型示范专业、课程建设,要立足成都文理特色来抓应用型示范专业、课程建设。
下一步,学校将着力在 “应用”上下功夫,着力在“示范”上出效果,不断加强以应用型示范专业和课程为代表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建设,大力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