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新闻
教务新闻
12月19日,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第二次工作研讨会在绵阳师范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创新•协同•共享——迈向应用转型新时代”为主题,来自省内25所高校的8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模式、“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共谋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之路。我校校长唐小林、校长助理周晓文、教务处长张昊参加本次大会。
大会开幕式由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长、成都工业学院校长严余松主持,绵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海滨致欢迎辞,四川省教育厅总督学傅明,四川省高教学会副秘书长赵锦棻,四川省教育厅政策法规与综合改革处副处长钟俊敏,四川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郑秀清出席会议。傅明在讲话中指出,全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在推进应用转型的路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希望联盟高校强化务实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真正实现各联盟院校的合作共赢。同时,地方本科高校要全面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开创我省教育综合改革新局面,为实现四川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赵锦棻在讲话中对参会高校汇集众智、共谋发展的理念和行动表示赞赏,对如何进一步做好联盟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开幕式结束后,进入大会报告阶段,我校校长唐小林代表成都文理学院第一个发言,他对我校近二十年来逐渐形成的以全人教育为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大家作了介绍,他指出:成都文理学院成立以来,逐渐探索形成以全人教育为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六”,即围绕全人教育这个核心,以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思路创新为先导,坚持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能力这三条主线,搭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四大平台,通过素质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专业竞赛、创新创业教育、双语教学这五大抓手,构建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双语教学、二次分流课这六大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幸福感的现代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四川传媒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旅游学院、西昌学院、四川文理学院、绵阳师范学院、成都工业学院等8所高校也分别作大会发言。
下午进行了分组讨论。在大会闭幕式上,严余松通报了“联盟章程”修改情况,以及“四川省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状况调查情况”。他用“高度重视、高效务实、高质呈现”对会议进行评价,用“新起点、新使命、新愿景”对未来进行展望,并用“四个精准和落地”对应用型高校建设提出了建议。第三次联盟工作研讨会将于明年在四川传媒学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