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
学校各单位:
根据《成都文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校字〔2022〕5号相关精神和《关于开展2024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校教字〔2023〕156号及补充通知要求、学校组织了2024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经专家组评审、拟立项112项、现予以公示。
本次公示期为3天(2024年5月22日-2024年5月24日)。如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教务处(行政楼408办公室)实名反映。
联系人:刘天刚、联系电话:028-61569930。
附件:成都文理学院2024年校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
教务处
2024年5月22日
附件:成都文理学院2024年校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项目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
序号 |
所在单位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 |
项目组主要成员 |
备注 |
1 |
文法学院 |
以数字素养提升到导向 的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教学改革 |
一般教改项目 |
陈诗 |
杨娟、刘宛欣、黄清、唐乐乐 |
重点 |
2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
以学科竞赛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代天成 |
刘建、刘刚、刘明春、张笑、李毅 |
重点 |
3 |
教务处 |
教师教育专业学科群见习实践项目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刘天刚 |
苟婷婷、张玉萍、罗希文、杨宇、于立岩、温建英、汪娅菲、谭娇、王婷、李尔康 |
重点 |
4 |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护理专业院校合作师资团队培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实践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刘原媛 |
陈碧蓉、张容、王婷婷、陈思瑾、陈卓、陈瑶、黄旭阳 |
重点 |
5 |
经济管理学院 |
数字经济背景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研究—以京东订单班为例 |
一般教改项目 |
石玉峰 |
张晶宇、李瑞强、郭洪胜、吴娟、丁胜利、曹影 |
重点 |
6 |
建筑学院 |
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思考 |
一般教改项目 |
孙冰洋 |
杨莹、刘婷、梁泊、郭晓静、聂婷婷、刘雯雯、李玲、 |
重点 |
7 |
财务处 |
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一般教改项目 |
童精明 |
王晓秋、王帆、张欢、丁冲宇、张芝、黄春梅、郑莉、杨羽迪、黄翎、陈涛 |
重点 |
8 |
智能工程学科群 |
数字化规划设计与大数据分析实践教学改革 |
一般教改项目 |
吴媚 |
陈坚、刘刚、何丹、何爽、冯琳、郭晓静 |
重点 |
9 |
智能工程学科群 |
跨学科景观设计与信息工程融合实践教学改革 |
一般教改项目 |
吴媚 |
陈坚、刘刚、何丹、何爽、冯琳、郭晓静 |
重点 |
10 |
会计学院 |
“大智移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成都文理学院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的探索与实践 |
一般教改项目 |
许新亮 |
王晓秋、刘春华、刘燕、贾川莉、向桂霖 |
重点 |
11 |
教师教育学科群 |
AI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及路径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余霞 |
刘宇杉、李强、刘慧玲、朱倩茹、杜振宇、王璐、潘巧、 |
重点 |
1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讲好党史故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中路径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安琪 |
高雪莲、张翠翠、邓辉燕、耿雪、王颖灵 |
一般 |
13 |
文法学院 |
“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的国际中文教育文化 传播 |
一般教改项目 |
陈思轩 |
袁倩、毛雪梅、任佳、刘思佳 |
一般 |
14 |
教育学院 |
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幼儿园实习课程为例 |
一般教改项目 |
陈芸 |
朱海鸣、吴胜、宁艾伦、杨紫萱 |
一般 |
15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以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为例 |
一般教改项目 |
邓辉燕 |
夏冰、古威、孙述娟、陈果、曾彦锦、袁杰、龙欢欢、安琪、沈子尧、苏芯 |
一般 |
16 |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
功能性训练在我校青少年体能训练课程改革中的策略分析 |
一般教改项目 |
杜梦诗 |
张娜娜、王宇笛、刘小玮、郭俊晖 |
一般 |
17 |
教育学院 |
心理咨询技术课程与儿童观察课程学科融合研究——以NDI叙事绘画技术为导向 |
一般教改项目 |
范昌杰 |
杨亦松、陈洁、吴静、柳斌、韦成、李艳红、岳梦琼 |
一般 |
18 |
教育学院 |
新课标下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范潆引 |
张晓菲、王宗楚、屈砚、周倩、唐甜甜、郑洪丹、黄娜、肖万理 |
一般 |
19 |
外国语学院 |
基于CBI理念的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 |
一般教改项目 |
苟雯雯 |
山丽萍、李璇、叶奎、廖梦婷、董婷 |
一般 |
20 |
会计学院 |
基于“MOOC+SPOC”智慧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成本会计》课程为例 |
一般教改项目 |
顾永菊 |
许新亮、付源、刘燕、陈红、王金梅 |
一般 |
21 |
经济管理学院 |
大数据背景下新商科类专业统计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
一般教改项目 |
郝冰洁 |
石玉峰、钟涛、杨梦君、、张欣、张诗韵、程峰 |
一般 |
22 |
艺术学院 |
基于“绘画专业教学团队”项目驱动“以赛促教”教学改革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侯永柏 |
张洪、杨家勇、刘晓艳、曹慧良、杨志丽、龚冰清、林婷玉 |
一般 |
23 |
艺术学院 |
新工科和乡村振兴背景下CDIO项目式教学在《公共设施设计》课程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
一般教改项目 |
蒋瑶 |
毛艺霖、张娇、郝薇、李静思、苟媛媛、李超越、何苗 |
一般 |
24 |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
“健康中国”背景下社区护理课程“三位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巨婷 |
赵玉会、陈思瑾、李思彦 |
一般 |
25 |
会计学院 |
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以成都文理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例 |
一般教改项目 |
赖珂 |
贺宇、马颖熙、向桂霖、王皓冰 |
一般 |
26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课融合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李佳励 |
夏冰、唐剑、李志远、王颖灵、沈子尧、杨欣、安琪、阳新青、郭梦菲 |
一般 |
27 |
艺术学院 |
人工智能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 |
一般教改项目 |
李静思 |
向斌、蒋旭、翟丹凤、、、 |
一般 |
28 |
建筑学院 |
BIM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李玲 |
杨莹、刘雯雯、聂婷婷、张玲婧、刘婷、梁泊、孙冰洋 |
一般 |
29 |
传媒与演艺学院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专业教学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融合模式探究——以《媒体制片》课程教学为例 |
一般教改项目 |
李诗洋 |
查宇、何杰丽 |
一般 |
30 |
人事处 |
民办高校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三维一体”模式探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李鑫 |
吴美林、王延凯 |
一般 |
31 |
建筑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建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
一般教改项目 |
梁泊 |
杨莹、孙冰洋、聂婷婷、刘婷、李玲 |
一般 |
32 |
文化创意学科群 |
基于AIGC生成方式的影像艺术课程改革与跨专业合作探索 |
一般教改项目 |
林伊飞 |
姚刚、魏东、雷涛、符菱雁、苏宇思、唐凡舒、刘婧楠、易雪莹 |
一般 |
33 |
传媒与演艺学院 |
基于项目的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探索与实践 |
一般教改项目 |
马青青 |
范培莅、胡兰霖、李诗卉、 |
一般 |
34 |
传媒与演艺学院 |
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研究和实践 |
一般教改项目 |
孟丹 |
龚宸、马子杰、何霜华、陈雅菲 |
一般 |
35 |
教师教育学科群 |
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的高校微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以家庭教育微专业为例 |
一般教改项目 |
裴晓倩 |
杨娟、谢孟瑶、王和琴、柴续续、张炜、陈思瑾、何佳佳、张龙萍 |
一般 |
36 |
外国语学院 |
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英语翻译课程产教研融合路径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石铭玮 |
余霞、罗燕、张炜、舒正、朱熙仲豪、何静、王嘉庆 |
一般 |
37 |
外国语学院 |
基于i-Write智能作文评价系统的大学英语专业写作人机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 |
一般教改项目 |
宋洁 |
涂思思、胡仲彬、周璐、杨阳、朱倩茹、黄韵颖、杜振宇、陈艳瑜、陈俊宏、唐小林、李薇 |
一般 |
38 |
人事处 |
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职能发挥研究与实践 |
一般教改项目 |
王爱琳 |
余曦 |
一般 |
39 |
国际教育学院 |
国际导师数字工作坊建设模式探索 |
一般教改项目 |
王昕悦 |
王亚军、赵亮、赵华、张玲熙 |
一般 |
40 |
艺术学院 |
跨界融合视域下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文学素养教育模式的探究—以成都文理学院为例 |
一般教改项目 |
吴金蔓 |
邓幸、牟矣、杨阳、杨森、游超奕、李一鸣 |
一般 |
41 |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
全民健身背景下排舞运动在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吴雯雯 |
廖沁雯、文林 |
一般 |
42 |
图文信息中心 |
学生信息建构研究与实践----以成都文理学院学生准考证为例 |
一般教改项目 |
向欢 |
吴建超、叶世蓉、胡小军、蒲小英、黄俊、李春霖、张强、代超 |
一般 |
43 |
文法学院 |
"学以致用知行并进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 培养的《外国文学》课 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一般教改项目 |
谢荣萍 |
冉亚清、饶文华、陈克琴、王丹、梁芹、马林贤、袁铭梓 |
一般 |
44 |
文法学院 |
巴蜀文化融入"语言 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一般教改项目 |
许静 |
项乙朋、袁倩、刘建权、王蕊、唐小琴、尹凤 |
一般 |
45 |
教育学院 |
数字化学前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
一般教改项目 |
闫社娟 |
陈洁、欧阳秋彧、王洁、黄琳、李强、黄雨荷、魏诗意、张艺藐、王小雪 |
一般 |
46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三全育人”视域下四川省民办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杨爱民 |
柴续续、张翠翠、耿雪、袁久斌 |
一般 |
47 |
外国语学院 |
“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以成都文理学院为例 |
一般教改项目 |
杨慧慧 |
李芍、李杰、郑红樱、王欢 |
一般 |
48 |
教育学院 |
基于《实验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杨亦松 |
刘卡静、赵力燕、韦成、陈满、吴静 |
一般 |
49 |
建筑学院 |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以与四川时代信建工程管理公司合作为例 |
一般教改项目 |
杨莹 |
李玲、刘雯雯、刘婷、周博、梁泊 |
一般 |
50 |
文化创意学科群 |
数字艺术的引入与融合:跨学科视角下的摄影基础教材建设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姚刚 |
陈龙、林伊飞、魏东、杨家勇、曹显娜、易雪莹、张罗姣 |
一般 |
51 |
教师教育学科群 |
“项目学习(PBL)+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校实训中心开放模式探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虞小明 |
余霞、杨韵、朱海鸣、梁祖连、何梓涵、佘玮、唐若琦、高灵静、吴晓姝 |
一般 |
52 |
艺术学院 |
视觉传达专业新时代“四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企业形象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为例 |
一般教改项目 |
岳思含 |
邓幸、游超奕、余沁、李华林 |
一般 |
53 |
文旅康养学科群 |
基于3D可视化技术解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 |
一般教改项目 |
张娜娜 |
陈瑶、杜梦诗、刘哲、林雅倩、金香君 |
一般 |
54 |
数智商科学科群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中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张欣 |
张诗韵、程璨、张营营、李芷玲、郝冰洁、程峰 |
一般 |
55 |
教师教育学科群 |
专业认证背景下应用型民办高校教师教育学科群课程增质提效的路径探索研究 |
一般教改项目 |
张玉萍 |
杨娟、张晓菲、余霞、陈实、谢孟瑶、何倩、漆小辉、曾芮 |
一般 |
56 |
文法学院 |
大树计划:新课改背景 下指向“大树型”未来语文教师培育的《语文学科教育学》课程教学模式新实践 |
一般教改项目 |
张玉萍 |
杨娟、陆明烨、朱雨时、杨晓娟、陈越、扈明聪、段华明、曾芮明 |
一般 |
57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
创学竞智--《创业仿真实训》课程考核方法创新研究与实践 |
一般教改项目 |
钟雪美 |
石玉锋、王昕悦、唐岫、邹杰、李贞 |
一般 |
58 |
外国语学院 |
AI赋能的外语智慧教学与句法能力监测 |
一般教改项目 |
钟悦欣 |
彭阳华、余霞、刘慧玲、罗燕、曾雯、赖庆 |
一般 |
59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
OBE理念、OKR导向、滴灌式落地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改革创新 |
课程思政专项 |
唐岫 |
贾冲、秦何、王昕悦 |
重点 |
60 |
传媒与演艺学院 |
“思政”赋能下的高校舞蹈课程实践与探索 ——以《舞蹈剧目》为例 |
课程思政专项 |
程亮 |
苑芳、吴婕、袁小茹、李安颖、牛渝珊 |
一般 |
61 |
会计学院 |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
课程思政专项 |
贺宇 |
赖珂、郭雪怡、冯夕栖、罗颖 |
一般 |
62 |
建筑学院 |
课程思政融入《中外园林史》课程的途径研究与实践 |
课程思政专项 |
胡航 |
杨韵、张少莹、周茜、胡艺凡、何爽 |
一般 |
63 |
建筑学院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教育教学路径研究——以园林与景观设计I课程为例 |
课程思政专项 |
胡艺凡 |
杨韵、张少莹、胡航、周茜、王婷、刘媛 |
一般 |
64 |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
高校排球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成都文理学院公共体育排球课程为例 |
课程思政专项 |
廖锦群 |
张滨、罗永春、李敏、胡华 |
一般 |
65 |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
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大学公共体育课的研究—以成都文理学院校园华尔兹课程为例 |
课程思政专项 |
廖沁雯 |
戴佳期、吴雯雯 |
一般 |
66 |
经济管理学院 |
高等数学中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
课程思政专项 |
宋建军 |
程峰、袁丽娟、曹影、黄知梅 |
一般 |
67 |
教育学院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幼儿园课程》为例 |
课程思政专项 |
王和琴 |
张健、赵雨萍、周斌、蒋蒲颖、魏小雪 |
一般 |
68 |
教务处 |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以成都文理学院为例 |
课程思政专项 |
王婷 |
苟婷婷、于立岩、李尔康、刘天刚 |
一般 |
69 |
会计学院 |
基于ADDIE模型的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模式探索——以成都文理学院会计学院为例 |
课程思政专项 |
向桂霖 |
许新亮、彭海燕、李恋、赖珂、马颖熙、王宇煌 |
一般 |
70 |
文法学院 |
课程思政理念下《现代汉语2》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课程思政专项 |
项乙朋 |
刘舒燕、唐艺玮、李金凤、唐小琴、许静、肖佳丽、熊芹 |
一般 |
71 |
经济管理学院 |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旅游专业实践课课程思政模式研究——以《导游技能实训》为例 |
课程思政专项 |
徐飞 |
程庆、杨莎、张欣然 |
一般 |
7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三全育人”背景下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及策略研究 |
课程思政专项 |
阳新青 |
夏冰、唐剑、刘传金、龙欢欢、魏文景、李佳励、李银川 |
一般 |
73 |
文法学院 |
OBE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 学改革实践路径探索 以《模拟课堂与微格教 学训练》课程为例 |
课程思政专项 |
杨晓娟 |
杨娟、张玉萍、陈越、裴晓倩、张燕 |
一般 |
74 |
艺术学院 |
课程思政教育视角下中式美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以UI设计课程为例 |
课程思政专项 |
杨阳 |
邓幸、徐小林、吴金蔓、游超奕、牟矣 |
一般 |
75 |
外国语学院 |
能力本位视域下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在高校人文素养中的运用研究 |
课程思政专项 |
周靓 |
黄悦、罗思琪、陈雅馨、李国萍、朱熙仲豪、赵政 |
一般 |
76 |
经济管理学院 |
核心课程《战略管理》PSF考核模式应用及效果研究 |
课堂改革专项 |
郭洪胜 |
石玉峰、田永、曹影、罗杰 |
重点 |
77 |
外国语学院 |
人工智能在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课堂改革专项 |
余霞 |
周薇、顾晶钰、杨柳、黄韵颖、潘巧 |
重点 |
78 |
建筑学院 |
CBT和PBL混合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I课程》为例 |
课堂改革专项 |
张少莹 |
杨韵、胡艺凡、周茜、胡航、刘媛 |
重点 |
79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红色资源促进党史课堂教学手段创新研究——以《中国青年》为例 |
课堂改革专项 |
曾彦锦 |
邓辉燕、袁杰、曾绍熙、李志远、袁久斌、夏冰、古威、柴续续 |
一般 |
80 |
经济管理学院 |
企业经营全景模拟的实践教学探索 |
课堂改革专项 |
陈梦婷 |
石玉峰、钟涛、胡青华 |
一般 |
81 |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 |
建设医护实训中心“营养膳食与健康管理实训室” |
课堂改革专项 |
陈思瑾 |
刘原媛、王婷婷、虞小明、陈瑶、高灵静 |
一般 |
82 |
教育学院 |
智慧教育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思政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研究 |
课堂改革专项 |
戴旭 |
林雪、周兰菲、唐若琦、萧潇 |
一般 |
83 |
建筑学院 |
《建设工程项目审计》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实践 |
课堂改革专项 |
刘婷 |
杨莹、孙冰洋、梁泊、聂婷婷、李玲、张玲婧 |
一般 |
84 |
教育学院 |
奥尔夫声势律动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课堂改革专项 |
卢国强 |
李强、马子杰、陈龙、王旭燕、李蓉、黎淑桦、牛欢欢、毛禹涵、何漫 |
一般 |
85 |
传媒与演艺学院 |
智能媒体时代的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改革与实践 |
课堂改革专项 |
苗宝局 |
林伊飞、武智超、王志强 |
一般 |
86 |
文法学院 |
创意写作视域下诗歌教学的转型与探索 |
课堂改革专项 |
宋雨霜 |
相晓冬、王志兵、漆小辉、何倩、青姝颀 |
一般 |
87 |
会计学院 |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 |
课堂改革专项 |
孙蓓 |
刘燕、邓艳莉、许新亮、杨爱香、马颖熙 |
一般 |
88 |
会计学院 |
RPA审计机器人在审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课堂改革专项 |
王敏 |
付源、罗婷、王金梅、周彩凤、周扬帆、吴雨潇 |
一般 |
89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
基于对分与项目式教学在《大数据技术导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课堂改革专项 |
王强 |
张健、谢枚秀、邓晓林、陈珍珍、时月梅 |
一般 |
90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建设与应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
课堂改革专项 |
王炜 |
唐剑、刘传金、袁久斌、何承科、向银 |
一般 |
91 |
传媒与演艺学院 |
基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2021版)》 的实施对《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
课堂改革专项 |
王旭晟 |
张静、李明航、雷崭、王怀宇、陈豪、赵玉哲 |
一般 |
92 |
艺术学院 |
“三全育人 、以美育人”理念下视觉传达专业基础课程培养模式探索——以《构成基础》为例 |
课堂改革专项 |
游超奕 |
邓幸、余沁、岳思含、李华林、吴金蔓、杨阳 |
一般 |
93 |
文法学院 |
律师与公证创新实践教 学模式研究 |
课堂改革专项 |
张淑芬 |
申阳涛、邱潇淘、田洋、赵倩 |
一般 |
94 |
建筑学院 |
人工智能赋能城市规划课程数字化转型实践 |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冯琳 |
杨韵、张少莹、何爽 |
一般 |
95 |
建筑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风景园林项目驱动的创新教学策略研究 |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何丹 |
吴媚、周茜、邓惠姿、李亚楠、尹欢欢、牛云龙 |
一般 |
96 |
建筑学院 |
“新工科”背景下的《景观植物》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何爽 |
冯琳、刘媛 |
一般 |
97 |
经济管理学院 |
大数据背景下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吴莉华 |
黄知梅、程峰、宋建军 |
一般 |
98 |
外国语学院 |
数智时代混合式教学、学习及评价研究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黄悦 |
张丽莺、周靓、李国萍、王欢、罗思琪、陈雅馨、朱熙仲豪、谭倩 |
重点 |
99 |
艺术学院 |
AIGC驱动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重构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刘航宇 |
魏东、符菱雁、白宇恒、毛儒豪、刘春艳、杨颖、刘俊佑 |
重点 |
100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三位一体”体验式剧本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陈果 |
杨爱民、李文亮 |
一般 |
101 |
会计学院 |
新文科背景下大数据在财务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程璨 |
张欣、张诗韵、仝毅伟、周克红、向桂霖 |
一般 |
102 |
教育学院 |
新文科背景下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融合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范昌杰 |
柳斌、刘卡静、杨亦松、吴静、袁颖 |
一般 |
103 |
传媒与演艺学院 |
新文科背景下主持人思维课程改革与实践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郭悦昆 |
周宁、许雪、文俊、吕永杰 |
一般 |
104 |
会计学院 |
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罗婷 |
刘阳、张营营、王金梅、陈晴雨、陈佳玲 |
一般 |
105 |
教育学院 |
新文科视野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欧阳秋彧 |
王和琴、陈芸、张亚琦、李云华、曹学礼、杨紫萱、张健、宁艾伦、崔露、李强 |
一般 |
106 |
文法学院 |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普通话语音实训教学实践研究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宋歌 |
袁倩、吴璐璐、王旭晟、刘建权、李薇薇 |
一般 |
107 |
艺术学院 |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装饰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唐媛媛 |
邓幸、刘爱忠 |
一般 |
108 |
传媒与演艺学院 |
影视戏剧表演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建立与实施路径研究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王骞 |
吴婕、程亮、兰雅泞、刘莉 |
一般 |
109 |
文法学院 |
基于自主、深度学习的SPOC现象式教学模式研究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谢孟瑶 |
何佳佳、张玉萍、唐乐乐、张畅、张龙萍 |
一般 |
110 |
教育学院 |
新文科背景下基于“AI+”理念的课程教学创新探索——以《学前教育评价》为例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张健 |
黄琳、王和琴、陈芸、虞小明、闫社娟、欧阳秋彧、周斌、李云华、白钰琪、李强、 |
一般 |
111 |
外国语学院 |
师范认证背景下英语师范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课程体系构建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张炜 |
曾嘉涵、曾雯、李雅欣、王婷 |
一般 |
112 |
外国语学院 |
TAM拓展模型下学生对人工智能口语评测系统(iSpeak)的接受度研究 |
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
赵雪梅 |
张丽莺、黄悦、任欢、王璐 |
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