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运行

  日常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运行 >> 日常教学

 
关于填报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课计划的通知
 
2019-10-25

 

 

各学院:
    为做好下学期课程、教师、教材安排,保证下学期正常有序地行课,根据学校教学安排,现就各年级各专业下学期课程开设、教师聘请和教材征订等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一、关于课程开设
    1、各专业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后应保持基本稳定,开课计划应按照制订或修订的专业教学计划执行。
    2、各专业开课计划核实
    各年级各专业的开课计划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或学科发展等原因确需调整的,应及时修订和作出相应的调整。对重新修订或调整的开课计划于第十一周星期五(11月8日)前由各学院教学秘书将所在学院主管教学负责人签字后的计划通过OA系统审批备案,审批通过后打印纸质审批表交学生培养管理科龚光容处备案。
    3、公共基础课程模块:
    2018级本科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Ⅳ(项目选修)、大学英语(分层次)Ⅳ(普通本科类学生截至2020年1月,通过公共英语四级考试者,进入A班学习);
    2018级专科开设:大学英语(分层次)Ⅳ;
    2019级本科开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I、大学英语(分层次)Ⅱ、 体育Ⅱ、高等数学Ⅱ(理工类专业)、经济数学Ⅱ(经管类专业)、计算机基础(上学期未开设的专业)、大学生健康教育(上学期未开设的专业);
    2019级专科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I、大学英语(分层次)Ⅱ、 体育Ⅱ、高等数学Ⅱ(理工类专业)、计算机基础(上学期未开设的专业)、大学生健康教育(上学期未开设的专业)。
    4、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2017级本科开设: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VI
    2018级本专科开设: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Ⅳ、大学生科学技术通论
    2019级本专科开设:大学生职业素养与人生规划Ⅱ、中西文化概论
    5、各专业课程安排务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课程安排合理、符合教学规律,排课节次、排课时间符合要求。如应考虑教师、学生每天的课时负担,每个教学班级每天不超过8学时;遵循“先上午、后下午、再晚上”的时序;凡周学时超过三学时的专业课不得安排在同一天或一次性安排(艺术类及实践课程除外),难度较大的课程必须间隔一天,以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第一大节原则上不能排体育课,体育课后不排文化课;每个教学班周一至周五课程安排相对均衡,周四下午、周五第四大节不排课。
    6、各学院在安排教学任务时,应优先选派优秀教师承担省、校两级特色和改革专业的本科教学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障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保证专职教师每周基本工作课时和充分考虑到教师总课时量均衡问题,避免因教师工作量不够或过大带来的问题,尽可能减少对教学质量提高的不利影响。
    二、关于教师资格认定与聘请
    1、各学院在教师聘请时,高级职称教师上课人数比例及课时量比例均不得低于30%。新聘教师须具硕士(已经毕业)及以上学历或讲师(中级)及以上职称,如聘请双师型或技能型教师,应具有行业职业高级资格证书。
    2、为确保教师选聘质量,各学院应于十三周星期五(11月22日)前汇同教务处按照“先认定-后聘请-再排课”的原则对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资格逐一认定、落实,特别是针对新聘教师必须先将教师资质等材料提交到教务处审核,待审批后方能安排教学任务。
    3、任课教师一学期承担课程不超过3门,新任教课程一学期不超过1门。
    三、关于教材征订
    1、各学院应按照北方国际大学联盟的要求确定各门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并务必在第十三周星期三(11月20日)前通过教材管理系统进行征订。具体操作事宜另行通知。
    2、两课教材由文法学院负责,计算机类教材由信息工程学院负责,数学类教材由经济管理学院负责,《大学生健康教育》由体育与医护学院负责,公共英语类教材由外国语学院负责,素质教育课程教材由素质教育课程教研中心负责,各专业其余教材由各学院负责。

    特此通知 

                                   教务处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教学运行管理科:028-61561721(学籍、学历管理)、028-61566023(成绩管理)、028-61561704(日常教学管理)

考试管理科:028-61566023(校内考试管理)、028-61561704(校外考试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科:028-61568645

教学研究与质量监控科:028-61569930

综合管理科:028-61566122

教材建设管理科:028-61566122 Copyright © 2014 - 2019 成都文理学院教务处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部 | 学信网 | 四川教育网 | 学院主页 | 旧版入口

蜀ICP备11012699号    学校地址:成都市金堂县学府大道278号(邮编:610401)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02 1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