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竞赛
各教学单位:
为继续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师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授课质量,学校决定举办第十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原则
(一)本次比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本次比赛分为理论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两个组别,并分别设置相应的评分标准。
二、参赛对象及条件
(一)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年龄在40岁以下(含40岁)的专任教师;
(二)参赛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人师表、每年综合考核合格;
(三)参赛者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态度认真,教学效果优良;
(四)连续从事教学工作1年以上。
三、比赛程序及参赛方式
比赛分理论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两个类别,分初赛和复赛两轮进行。
(一)初赛
初赛可采用三种方式进行,由各教学单位根据本单位情况自行决定,但应在参赛教师报名时予以告知。
1.采用随堂听课的形式进行。参赛教师提供本期任课课表,各教学单位初赛评审组到参赛教师课堂听课。随堂听课时间应不少于1节课。
2.在专设比赛场地进行。每位参赛教师在专设比赛场地,面对评委讲课25-30分钟,评委结合参赛教师表现,根据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定、打分;
3.上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
各教学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青年教师报名,并组织本单位的讲课比赛初赛。以上三种方式都需按照《成都文理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评分表》(附表1、附表2)及《成都文理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同行(专家)评价表》(附表3),结合参赛教师当次授课教案及本门课程教学大纲,评选本单位的优秀选手。根据初赛结果,按照《成都文理学院第十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名额分配表》(附表4)推荐参加复赛的教师名单,在2019年7月5日前交至教务处412办公室。
(二)复赛
复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部分。预赛预计在2019年9月进行,并根据排名选出6名选手参加决赛。决赛在第十六届科技文化博览节期间进行。
1.比赛规则
(1)预赛比赛成绩由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两部分组成。评定采用百分制,包括教学设计评分、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分,两者权重分别为20%、80%。
(2)教学设计评分采用盲评方式,参赛教师报送的资料不得出现任何选手姓名、学院等信息,否则视为作废。参赛教师的材料将提前交给评委,评委根据材料内容给出教学设计评分,分值20分,成绩将在复赛现场公布。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6。
课堂教学成绩分为评审委员会评分和学生评分。
(3)课堂教学规定时间为20分钟。评审委员会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考评,分值80分。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7、附件8。
(4)决赛时间及比赛规则另行通知。
2.课堂教学比赛流程
(1)所有参赛选手在开始比赛前抽签确定参赛顺序,抽签时间另行通知;
(2)比赛当天,选手比赛前1个小时现场抽签确定本人参赛的具体教学节段;
(3)参赛选手进行20分钟的现场教学,现场设有倒计时计时器。
3.材料提交
理论类课程参赛资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参赛讲授教案及课件、参赛课程6个学时(45或50分钟)教学设计的纸质汇编本(目录附件,案例见附件5),主要包括题目、教学目的、教学思想、教学分析(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安排等。选取的6个学时必须涵盖该课程1/3以上内容;实践类课程参赛资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参赛教案。需注明授课地点及场地要求(实践课程参赛内容应该是相对完整的一个实践项目)。
(1)参赛教师需在2019年8月20日前以电子文件形式提交以下材料:参赛课程教学大纲、参赛课程6个学时(45分钟)的教学设计和与之相对应的6个教学节段(即20分钟的课堂教学内容,以下同)的PPT。邮箱地址:75798068@qq.com。文件夹名统一为“XX学院-XX老师-XXX课程”格式。
(2)参赛教师需在2019年9月5日前提交以下材料到教务处:参赛课程6个学时(45分钟)教学设计的纸质汇编本(目录附件 ,案例见附件5)1份,主要包括题目、教学目的、教学思想、教学分析(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安排等。该套材料用于教学设计评分。
四、注意事项
1.参赛课程的课堂讲授学时不得少于2个学分(含2个学分)。
2.参赛教师提交的教学大纲复印件、6个学时的教学设计及与学时对应的6个教学节段的PPT一律用A4纸打印,其中PPT每页幻灯片不超过六幅。
3.参赛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以及报名时提交的所有文字材料中不得出现选手姓名以及所在学院等信息。
4.实践类课程指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5.在强调素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教师教学基本功,包括:教案、板书、教姿教态、语言、多媒体应用等。参赛教师应认真准备,以最精彩的课堂讲授参加比赛,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用PPT课件代替教案。
6.本学期未任课的教师,报名时应予以说明。
7.参赛过程中不得有违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出现教学事故,否则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8.本次比赛接受和处理署名的书面异议。各教学单位负责接受和处理初赛期间的异议;学院比赛评审委员会负责接受和处理复赛期间的异议。
9.各教学单位应充分认识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在促进学校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认真组织本单位的教学竞赛活动,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学校讲课比赛活动,为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技能、共同学习创造条件。
五、奖励
(一)本次比赛分别设理论课程组和实践课程组一、二、三等奖各若干名(如不符合条件,以上各奖项可以空缺)。学校将对一、二、三等奖的获得者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
(二)学校对各类获奖者的获奖情况计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评选优秀教师、职称晋升、聘任等的参考条件。
(三)学校优先推荐获奖者参加省级教学竞赛。
(四)微课比赛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共同设立优秀组织奖,根据参赛教师人数、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教学单位的组织情况等指标进行评选,并对获奖的教学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
附件:见学校OA办公系统。
教务处
2019年6月18日